01
假期或周末里的你,是不是坚定不移地保持着这种状态?
追剧、熬夜,不到凌晨三点不肯停下;白天睡到自然醒,一天的美好从下午开始;张口闭口没劲,瘫在床上刷微博最为快乐;信誓旦旦地买回一堆书说要充充电,却始终没有翻开的念想。
日常工作时的你,是不是总被这些难题困扰着?
频繁加班,但业绩就是提不上来;领导下达的任务,执行得总是不如他意;每天仿佛干了很多,但是回过头来,又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干。
问题出在哪里呢?
究其根本就是:你在低效学习,无效努力。你没有执行力,就没有竞争力。
02
一个做事效率高的人和一个做事效率低的人相比,最大的差别在哪里?
高效的人能够在一天当中做完诸多重要之事,而低效的人虽然整天都在忙忙碌碌,但重要的事情却没做几件。
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。”想要提高效率,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人,不妨可以试试以下几招。
1.提前安排好所有的事
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 如果你能在前一天晚上睡觉之前把第二天要做的事都安排好,那么你的效率就会提高很多。《朱子家训》有云:“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”可见,要做到忙而不乱、遇事不慌,最好的办法就是养成提前准备的习惯。
2.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
凡是十分紧急或者比较好处理的事情马上就办,绝不拖延;凡是可以“让子弹飞一会儿”或者难以马上办的就先记下来,条件具备了就立即办理。
查尔斯·卢克曼,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,在12年内变成了培素登公司的董事长。他说:"就我记忆所及,我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,因为那时我的头脑要比其他时间更清楚。这样我可以比较周到的计划一天的工作,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安排做事的先后次序。”
3.转变思维方式
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,拿着同样的薪水。一段时间后,张三升职加薪,李四却没有,于是李四找老板理论。老板对他说:“李四,你现在帮我到集市上去一下,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。”
不一会儿,李四从集市回来,向老板汇报:“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。” 老板问:“有多少?”李四不知道,于是赶紧又跑到集市上,然后回来告诉老板:“一共40 袋土豆。” 老板又问他:“价格呢?”李四说:“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啊。”
于是老板让李四先坐下休息,并把张三叫来,吩咐他说去做同一件事。 张三回来,向老板汇报:“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,一共40袋,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。我看了一下,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,价格也便宜,根据我们以往的销量,40袋土豆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,一定能赚钱。”
此时老板转向了李四,说:“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张三的薪水比你高了吧?”
从执行力角度看,是李四做事没有责任心;但再深入地分析,他的思维方式存在问题,他有两个方面不如张三:一是不愿多动脑筋深入思考;二是釆取低级思考方式,很多方面想不到。
03
徒功无功的“瞎忙”,不仅会消磨掉宝贵的时间,还会让人产生“努力了却没有任何收获”的焦虑感。
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。如果不讲究方法,不懂得合理安排工作,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,那么到头来将会是“竹篮打水一场空”。
真正有价值的忙碌,并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,也不是比谁更拼命做的事情更多。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和方向,松弛有度、有的放矢地去做好一件事情。